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20-12-24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力工程行业未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下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电力工程行业的当下的发展现状以及为您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吧。

电力系统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然而,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人口的不断提高,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使得中国能源紧缺。中国的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居前列,但其总产量低于总消费量。根据目前一次能源开采和消耗的综合分析,BP 2016年《能源统计年鉴》预测,中国的煤炭只能开采33年,资源越来越有限,但中国的煤炭产量在资源、技术、环境和安全方面已经大大超过了其极限能力。

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频繁的煤炭开采活动造成的煤矿事故、地下水破坏、植被破坏等现象也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煤炭开采、加工、转化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和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连续多日频繁出现区域性重污染霾天气。

综上所述,电力体制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电力工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要达到国民经济的电力需求,开发新能源,缓解消费压力和环境污染。

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的肺炎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生活,社会用电量也将随之变化。发电企业除了要满足疫情期间的供电需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应急节电的社会责任,同时要思考如何满足企业复工后的持续用电,为疫情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中国电力工业产业链

能源局将电力系统分为发电、输电、配电、销售和消费五个环节。电力工业的概念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个项目。具体而言,电力行业通过相应的发电设备将各种类型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输配电网络将电能从电厂传输到用户,为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标准的电能。

根据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电力行业包括发电和供电,发电行业可细分为火力发电(火电)、水力发电(水电)、核电(核电)和其他发电(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按使用的燃料来说,火力发电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燃油发电和燃气发电。

水电是指通过建设水电站、水利枢纽、航运枢纽和水电枢纽等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生产活动。

核电是指将核反应堆中重核裂变释放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生产活动。

供电行业是指电网向用户销售的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二、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根据统计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国电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供需平衡、火力发电、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放缓、用电量稳定增长、跨区域输电规模不断扩大。

1.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根据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平衡。2019年全国发电量73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全社会用电量7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020年1-3月,全国发电量158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8%,全社会用电量156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5%。

2.火力发电仍然是主要的发电方式

从发电方式来看,目前我国仍以火力发电为主。根据中国电力协会数据,2020年1-3月,全国火电发电量11747亿千瓦时,占74.24%;水力发电1963亿千瓦时,占12.41%;核电发电量780亿千瓦时,占4.93%;风力发电1149亿千瓦时,占7.26%。

3.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

据能源局统计,2015-2019年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增速放缓。2019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1066万千瓦,同比增长5.8%。2020年1-3月,全国新增发电机装机容量1356万千瓦,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发电机装机容量达到202422万千瓦。

4.全社会用电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产业用电量78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4.9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第三产业用电量1.1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5%。城乡居民用电量1.0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2020年1-3月,二三产业用电量下降。但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控制,各行业企业加快复工生产,疫情对用电的影响明显减弱。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2%,比2月份窄5.9个百分点。

5.跨区域电力传输持续增长

中国的能源资源和负荷中心呈现出非常不平衡的分布特征。能源总体分布多在西部,少在东部,多在北部,少在南部,而电力需求中心长期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据中国电力协会统计,2020年1-3月,全国跨区输电完成1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跨省输电总量28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2%,主要是云南、四川水电发电量减少,外部输电减少。

电力工程

三、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此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电力行业持续优良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预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电力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有序开放

新形势下,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比如建立电网企业成本价格监管体系框架,在“管中”环节为电力体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放开发电和用电计划,推动电力行业管理手段从“计划”向“市场”转变;防范和化解燃煤发电产能过剩风险,加快燃煤发电企业重组整合步伐,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跨省跨地区输电价格改革,推动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格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包括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电力资源自由流通;管理电力需求侧,推进“配电服”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消费。

(2)供电结构继续优化,新能源比重继续提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被赋予了节能减排、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大气污染防治等新的使命。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入“蓝天防御行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升到更高水平,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据中国电力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8.4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1.9%。预计绿色低碳电力发展趋势将持续,到202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到45.3%左右。

(3)降低一般工商电价,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降低一般工商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降低企业能耗成本和一般工商电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分批实施降价措施,落实一般工商电价平均下调10%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降低电价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工业负担,提高工业部门的盈利能力,从而刺激对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使在外贸环境的挑战下经济稳定增长。

2.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1)电力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场化建设难度加大

随着电力改革推进,成绩显著,电力改革将逐步进入深水区,市场化建设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各种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协调困难、规则不规范,各地的市场准入标准各不相同。二是市场交易体系不全,品种不全,信息不对称,制约了清洁能源跨区域贸易,无法实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目前电价仍以计划调节为主,缺乏市场化导向机制,电价体系有待提高。第四,由于缺乏支持增量配电试点的政策规划,配电存量和增量难以划分,投资效益不确定,安全运行风险增加。

(2)电力系统的改造升级,安全运行亟待保障

随着我国电力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转型升级,大电网不断延伸,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不断增多,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形态和运行特征日益复杂,特别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非传统隐患不断增加, 这对系统的支持能力、转移能力和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火电企业成本不断增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环境保护税的应纳税额增加了。许多省份出台了要求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地区新增了烟尘控制、全封闭煤场等要求,加大了企业环保改造的负担。火力发电行业是我国..批实施排放许可管理的行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相应增加了火力发电企业的成本。

四、产业链上游分析及趋势

1.火力发电的发展正在放缓

注重节能减排和成本控制

目前火电在我国供电结构中占很大比重,2019年为70%;其次是水电,2019年占16%;核电和其他电力分别占5%和9%。虽然水电和核电的比重有所增加,但仍占相对较小的比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不大。

2015年至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其中水电和火电增速明显下降,核电增速平稳。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火电企业供方改革,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电力发展重点是调整供电结构和技术升级。

在环境保护方面,开始将火电行业的环保政策重点转移到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上。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气候变化计划(2014-2020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和《2015年12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节能改造工作计划综合实施方案》,到2020年,所有都将实现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供电侧改革的深化和绿色发展转型的迫切需要,未来火电的增长空间将继续被压缩。

2.水电资源开发基本完成

开发成本上升

行业发展空间被压缩

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它们具有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特点,其中水电是一种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超过3000亿瓦,占全国发电机装机容量的19.4%。中国水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大中型河流:长江、金沙江、大渡河、乌江、黄河、怒江干流可开发装机容量占总量的60%。中国水资源总量、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前列,并与许多地方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促进水电的发展。然而,由于水电资源的开采和水电开发成本的逐年上升,水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行业周期进入发展或成熟阶段。

3.核能迎来发展机遇

国内电力供需结构调整,传统火电已增容,水电高速增长期已过。在一些地区,用电高峰期间供应紧张。核电是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下电力行业大规模基础设施政策的良好起点之一。同时,核电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与传统电力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中国是少数几个拥有相对完整核工业体系的之一。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能力,为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2019年,中国已运行核电机组47台,总装机容量4874万千瓦,居第三位。从2015年到2019年,CAGR的核电发电量为15%,远远超过CAGR总发电量的7%。但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规划的2020年5800万千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增长空间巨大。

4.产业链中游分析及趋势

电网设备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电网包括三个单元:变配电。它的任务是传输和分配电能,改变电压。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能源转换和利用的枢纽和基础平台,在适应和引导电气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能源生产方面来看,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客观上需要大幅度提高电网大规模、远距离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

从终端消费来看,随着各种能源利用方式的蓬勃发展,如电动汽车、电加热、电加热、冷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能力、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电网行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输电线路占比超过90%。其中电网负责26个省市,南方电网负责5个省的电网运行。电网占中国输电线路长度的77%,南方电网占输电线路总长度的17%,其余6%的输电线路为小电网所有。

虽然社会用电量逐年增加,但电网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却在下降。2018年,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比上年下降14.3%和0.95%。201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钟发[2015]9号)》——《电力改革9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控制中间,放开两头”,使传统的赚取购电差价的商业盈利模式转变为成本价加跨网费收入,压缩电网企业的利润空间。

5.产业链下游分析及趋势

用电量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015-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电力消费行业进入中速增长阶段。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7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发电大部分用于第二产业,其中钢铁化工、非金属矿产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工业用电的相当一部分,因此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用电的趋势和分布。

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能源安全问题。过度开采石油和煤炭导致不稳定的能源节约。

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迫在眉睫。发展新能源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2015年之前,政策主要是消除火电产能过剩,降低火电市场份额,引导清洁能源发展,特别是核电向替代能源转化。由于大部分水电已经开发,未来开发成本会越来越高,核电具有不受季节影响、污染少的优势,是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智能电网允许大规模间接接入电力,解决了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关键问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配合“互联网+”智能能源行动计划,加快灵活交流输电,加快研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主动配电技术、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储能管理控制系统和智能电网大数据应用技术等。,实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智能电网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电力工程行业创新和健康发展,相辅相成,未来,电力能源将更加绿色环保!